克日,立博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博”)作為第一單位在《Nature》期刊線上發表了一篇題為《Silicon heterojunction back contact solar cells by laser patterning》的研究論文,首次報導了通過全雷射圖形化工藝使晶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突破27%的研究效果。 這一突破標誌著晶矽太陽能電池效率首次超過27%,為基於晶矽质料的光伏科技和產業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據瞭解,該研究展示了背接觸(BC)電池在實現高效率與低本钱方面的重大潜力。 為了達到這一高轉換效率,立博中央研究院團隊在矽片和外貌鈍化接觸科技這兩大關鍵領域展開了深入技術攻關。 團隊開發了新型的緻密異質結鈍化接觸,突破行業一直以來的180-210℃的異質結製備瓶頸,工藝溫度達到240℃。 同時,研發團隊通過開發全雷射圖形化工藝以及低銦、無銀金屬化计划,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確保了BC電池科技的經濟性,為未來低本钱、高效的BC電池生產涤讪了基礎。

今年5月,立博宣佈自主研發的背接觸晶矽異質結太陽電池(HBC)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7.30%,再次重繪了單結晶矽光伏電池轉換效率的天下紀錄。 這是繼2023年12月立博創下HBC電池轉換效率27.09%天下紀錄後的再突破,也代表了立博在BC電池科技高轉換效率與可量產工藝制程方面的信心與實力。
過去二十年間,晶矽電池製造經歷了三次主要的科技反覆運算。 在Al-BSF(鋁擴散背外貌場)時代,電池效率低於20%; 在PERC(鈍化發射極背接觸)時代,效率提升至25%以下; 去年開始的TOPCon(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科技陞級,使電池效率突破25%。 展望未來,26%以上的量產電池科技將由BC(背接觸)科技引領。 而此次立博的科研效果,為行業指明晰27%以上超高效電池科技的發展偏向:即通過異質結科技與BC結構相結合的基礎架構推動效率提升。
作為全球領先的太陽能科技公司,立博秉持長期主義的發展理念,致力於通過科技創新不斷引領行業的科技變革。 此次研究論文的發表,是立博中央研究院2024年以來在頂級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的第三篇文章。 首篇文章報導了基於差别厚度的柔性矽異質結電池效率的天下紀錄,次篇報導了鈣鈦礦/晶矽疊層電池效率的天下紀錄,此篇報導了基於BC結構的晶矽電池效率天下紀錄。
該系列研究效果不僅體現了立博在前沿技術領域的深挚積累,也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光伏技術創新方面的全球領先职位。 未來,立博將繼續與行業上下游相助,推動新一代BC科技的實際應用與落地,助力光伏行業邁向更高效、更永續的未來。
關於立博緑能